船舶的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銹蝕程度,銹蝕可以說是船舶安全的隱患,其引起的危害輕會造成設備滲漏影響船舶正常運轉,重則導致結構失效發生貨損甚至沉船事故。分段船舶在運營過程中,防銹是一個難題,是船舶維修保養的重點之一,每年各船舶公司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用于防銹或者銹蝕導致的修理上。因此,防銹成為船舶制造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涂裝是造船工藝中防銹的重要環節。船舶結構復雜,需要防銹部位多,防銹方法也有多種。根據船體不同部位,一般分為刷涂、輥涂、有氣噴涂、無氣噴涂以及刮涂等施工方法,采用涂抹防銹油、防銹漆等材料進行防銹處理。
這些處理方式有一些弊端:首先是防銹材料成本高,增加了船舶建造和運營成本;其次是刷漆噴涂耗時耗力,延長了造船工期;第三,防銹效果不完美,需要經常保養維護。
行業內期待一種使用更方便、效果更穩定、成本更低廉的防銹方式。將氣相防銹技術應用于輪船船頭艙防銹,開啟了船舶防銹的新方式。
船舶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船頭內腔,這是一個巨大的金屬空腔,長期處于密閉環境中,亦不可存放物品。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防銹處理,將會出現大量銹蝕,給船舶安全帶來隱患。傳統的防銹方式是將厚厚的瀝青涂抹在船體內壁之上,將船體金屬部位與空氣隔絕。這種方式不但耗費大量瀝青,而且涂抹程序復雜,大大提高了防銹成本。
氣相防銹解決了這一問題。只需要將氣相緩蝕劑放入船頭內腔,進行密封之后就能夠長期起到防銹效果,大大降低了防銹的成本和難度。
何謂氣相防銹?這是一種與傳統防銹原理完全不同的防銹方式。傳統防銹是通過表面涂抹或改變表面性質方式防銹,而氣相防銹是用氣體防銹。

通俗地講,氣相防銹跟樟腦球防止衣服霉變同理,將樟腦球放入衣柜,揮發出氣體,可驅走蚊蟲,能夠防潮防霉。氣相緩蝕劑VCI就是“樟腦球”,在常溫中能夠持續緩慢地氣化,揮發出來的緩蝕氣體吸附在裸露的金屬表面,形成一至兩個分子厚的穩定保護膜,該保護膜能有效地防止氧氣、濕氣等環境氣氛對金屬的腐蝕。由于氣相緩蝕劑是持續揮發的,能夠在密閉空間始終處于“飽和”狀態,因而可達到長期、穩定、優良的防銹效果。
目前,針對船舶防銹問題,諸多防銹企業由船頭內腔防銹開始,利用強大的研發能力,正在開發系列船舶防銹解決方案,中國船舶防銹水平進入了新的階段。
這種全新的防銹機理與傳統的防銹方法相比,具有許多無可比擬的優點:不必與金屬螺紋緊固件接觸就能起到防銹保護作用;對整個包裝空間內的裸露金屬緊固件所有部位都有防銹保護作用,防銹效果不受尺寸、形狀的影響;包裝和拆包工藝簡單易行,不需專門設備或技術,操作效率高;防銹期較長,為1~5年;可保持螺紋緊固件表面清潔,適合于現代清潔生產的需要。
船頭內腔防銹只是氣相防銹眾多應用領域的一種。目前,氣相防銹更多地應用到各種產品的防銹包裝當中。我國氣相防銹應用比較成熟的為:軍事領域,保存各種輕武器、重武器、坦克引擎及配件、子彈、導彈等;裝備制造業,包括各種發動機、零配件、發電機、離合器、鑄件等;電子產品類,保存各種電子元器件。